奇书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仙侠修真 >灵将之说 > 第601章 亡蜀

第601章 亡蜀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王建,圣唐末年至道宋时期,圣唐一族前蜀开国皇帝,于唐末加入忠武军,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,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,后任利州刺史,实力不断发展壮大,并被封为蜀王,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。

唐复七年(907年),圣唐王朝灭亡,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,国号蜀,史称“前蜀”。

前蜀自王建割据称帝十二年,励精图治,注重农桑,兴修水利,扩张疆土,实邪与民休息”的政策,蜀中得以大治,使前蜀成为当时社会最稳定的下富国和强国。

王建死后,群臣奉皇太子王宗衍在王健灵前继皇帝位,改第二年为乾德元年,尊王建为高祖皇帝,为避圣讳,王宗衍去了“宗”字,改名王衍。

前蜀高祖王建一共生有十一子,王衍排行最末,在所有儿子中,王衍长相最为特别,据长着一张大嘴,垂手超过膝盖,侧目能看到耳朵,且颇有学问,能写一些虚浮艳丽的诗词。

起初王建次子王元膺(王宗懿)为太子,后因谋反被王建贬为庶人,此时,徐贤妃得宠专权,王建又老弱糊涂,徐贤妃与宦官唐文宸叫看相的人上书,王衍的长相最高贵,又婉言劝宰相张格赞成,于是,王衍被立为太子。

王衍继承了皇位后,徐太后和徐太妃姐妹也因王衍而贵,贪婪的嘴脸立刻暴露无遗,二人在宫中公然卖官鬻爵。

消息一传开,举国轰动,那些有钱无权的人士,便开始大肆活动,而王衍不学无术,整和一大帮太监混迹在一起,不理朝政,大权紧握在老娘与老姨的手里,在太监中,尤属宋光嗣、宋光葆最为得势,人称“二宋”。

王衍喜欢玩,屁股一会儿也坐不住,嫌宫中不好玩,便派人大造宫殿,名称也起得花乱坠,什么太清、迎仙、降真、蓬莱、飞鸾等等。

大臣们都知道,皇帝只知吃喝玩乐,怎么能坐得了江山,还不如趁机捞点油水,于是,都想哄他高兴,不是溜须拍马,就是刻意奉迎,一伙人成在宫中花酒地,打情骂俏,好不热闹。

王衍的干兄弟王宗俦看不过去,在宴中哭劝王衍要以江山为重,不要再这样胡闹下去了。

还没等王衍斥责,一群人立刻围上来辱骂王宗俦;王衍见怪不怪,任由王宗俦号陶大哭。

即使朝中那些正人君子,看到皇帝这般模样,也只能摇头叹息,懒得多嘴了。

于是,在王建死后,不学无术,吃喝玩乐很在行,治国理政是一窍不通的王衍,他当了七年皇帝,蜀中政治腐败至极,老百姓被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逼得生不如死。

留经来洛阳朝见的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力劝李存勖伐蜀,:“蜀地富民侥,获之可建大利”。

星历923年,李唐大军攻人汴梁,朱金末帝朱友贞自杀,而李存勖胃口很大,得到中原后仍不满足,又听高季兴王衍是个昏君,便有了吞掉蜀地的想法。

为了进一步摸清王衍的底细,先派客省使李严出使蜀中,李严拉大旗做虎皮,先吓唬王衍,他在朝见时,向蜀中人士大夸李存勖的赫赫武功:“吾皇邺下绍唐,即出郓州,扫破残梁余孽。缚王彦章于马前,诛朱友贞于汴城。伪金遗兵三十万,尽解甲束手。吾皇地尽陇凉、东开海疆,闽越臣属,辽国惧伏,四海之内,莫敢不臣。敢不臣者,大唐铁骑三十万迸力兼昧,荡扫无遗。”

大太监宋光嗣不屑一顾,质问道:“请问李君,近闻辽国坐大,以贵主之力,能无惧乎?”

李严大笑:“辽国化外夷服,岂当吾扫?在我唐皇帝看来,辽国不过就是一只虱子罢了,大唐雄师百万,什么时候怕过辽国?”

宋光嗣哑口无言,众人面面相觑:朱金居然被灭了,下一个会是谁?

李严清楚,这些人都不太了解中原的形势,而且那个草包皇帝王衍还以为他在吹牛,于是,他急忙赶回洛阳向李存勖汇报:“王衍是个花花公子,蜀国只知吃喝玩乐,不屑下大事,蜀国运将尽。“

李存勖听后大喜,便和枢密使郭崇韬商议进讨之事,郭崇稻认为,此时是伐蜀良机。

在大将的人选上,本来应该是当时任诸道兵马尽官的李嗣源,但郭崇韬认为这是个很好的立大功的机会,自已有功,更可以制约那些排挤他的宦官了。

于是他对李存勖:“辽国经常侵犯我国边界,全仗总管李嗣源来保护边疆。臣以为您的儿子德望很高,但应该再立战功以服众人。而且按照旧例,由亲王为元帅掌握讨伐兵权,一可以助士气,二可以威慑敌人,这样取胜也就不难了。”

李存勖对自己的儿子李继岌很是宠爱,但还是推让一番:“儿年幼,怎么能独自领兵呢?爱卿选择一个副将铺佐他吧。”

郭崇韬一直没有提供人选,他的目的是让李存勘选自己,那他便可以去征讨蜀中,立功自保了。

李存勖看出了其意,便对郭崇韬:“副将还是爱卿当最好。”

君臣之间在这件事上配合得很默契,最后由李继岌任都统,郭崇韬任招讨使,出兵攻打蜀国。

郭崇韬行前,又奏请李存勖,北都留守孟知祥很有才能,可以在灭蜀后任西川节度使,李存勖也答应了。

郭崇韬和孟知样的关系不错,想借此扶朋友一把,可他哪里想得到,他的这一念之间,却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孟知祥“名垂青史”,成了后蜀高祖皇帝。

同光元年(923年),李火灭朱金之战后,庄宗欲乘胜兴师兼并前蜀,因蜀境山川地势险固,未轻举,遂取先疲后击之策,佯与其约好。

三年六月,前蜀主王衍果撤除边地守备,庄宗即乘机部署发兵。

九月初十,命魏王李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,枢密使郭崇韬充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使,统领风翔、同州、陕州、华州、邡州兵6万,自凤翔趋大散关入蜀;另以高季兴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,率荆南兵攻取夔、忠、万诸州,以策应。

十月十八日,大军至散关,排阵斩斫使兼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绍深率步骑1.3万人前出攻克威武城,获粮20万斛,继纵驱降兵万余人奔逃,以造蜀人恐慌之势;同时倍道尾随,直趋凤州。郭崇韬亦率大军兼程跟进。

十九日,前蜀守将王承捷迫于后唐军攻势,以凤、兴、文、扶4州降。时蜀主仍领妃嫔臣僚,在数万兵的护卫下巡游作乐。

二十日,巡游至利州,闻后唐军破凤州,大惊,急命随驾清道指挥使王宗勋、王宗俨、王宗昱为三招讨,率兵3万迎战。

李火大军长驱直入,兵锋甚锐,蜀兴州刺史王承鉴、成州刺史王承朴相继弃城而逃。

二十六日,李绍深等大败王宗勋等于三泉,击杀5000人,获粮15万斛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