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招魂 > 120. 浪淘沙(五) “我是赵永庚我是永庚……

120. 浪淘沙(五) “我是赵永庚我是永庚……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夜雪沙沙,潘府门房里的门子们冻得睡不着觉,干脆就围坐在一块儿吃酒赌钱。

几颗骰子放在碗中,一人搓了搓手,将双碗扣上抬起臂膀来摇出响儿,另几人正猜大小,却听得一阵急促的叩门声响起。

眼下已经快到子时,谁会在这个时候来敲门?门子们面面相觑,随即两人起身出去,打开大门的门栓。

随着大门被他们二人从里头拉开,暖黄的一道灯影投来他们脚下,一个门子目光上移,只见来人手中提着一盏琉璃灯。

门子瞧他只穿着一身镶兽毛边夹棉裥衫,也没裹厚披风,大约是冻得厉害,他身体不住地抖动,一张脸上神情怪异,张口道:“我有急事,要,要见你们家大人……”

门子觉得他有些眼熟,却一时认不出,但见他穿着富贵,便也不敢怠慢,应了一声,赶紧去叫了府中内知。

“丁大人?”

潘府内知常跟在潘有芳身边,一下便将他认出。

“主君已经睡下了,丁大人不妨稍坐。”内知一边领着丁进往里走,一边说道。

潘府很大,内外宅院都有门子与护院在接着连廊的下房里住,即便是如此寒冷的冬夜,也仍有孔武有力的护院个个带刀,在来回地巡夜值守。

丁进不作声,他满额头的冷汗顺着侧脸滑下去,阴寒的冷意令他浑身抖如筛糠,他不敢往后看,只能挪动着沉重的步子,往前走。

一名家仆匆匆跑来,与内知耳语几声,那内知便回过头,俯身对丁进道,“丁大人,主君已经起身,我这就领您往正堂里去。”

内知让人提前在正堂中烧了炭盆,待丁进入内,便忙请他坐下,又唤来女婢看茶。

丁进不说话,也不喝茶,内知见他坐在炭盆边也是两股战战,脸色发白,心中不免有些怪异,“丁大人,这灯,不若便交给……”

说着,内知伸手要去接来他手中的灯。

“不必!”

丁进却如临大敌,躲开他的手。

内知被他这一声吼吓了一跳,他忙后退几步,正不知自己如何惹得这位大人不快,却听门外传来一道声音:“这么晚了,你来做什么?”

内知回头,“主君。”

“你出去吧。”

潘有芳拢了拢身上披着的衣裳,一边进门,一边说道。

“是。”

内知立时垂首,随即领着家仆女婢们出去,合上门。

“今夜侍卫马军司要搜查莲华教张信恩,宵禁之夜,你这个时候瞎跑什么?”潘有芳审视着他,发觉他脸色难看至极,“到底什么事?怎么这副情状?”

“我……”

丁进没有起身,依旧浑身僵直地坐在椅子上。

他实在奇怪得很。

潘有芳皱起眉,“为何如此吞吞吐吐?有话就直说!我可没闲心与你在这里耗上半夜!”

烛影昏黄,炭火噼啪。

丁进僵着脖子,开口连声音都是抖的,“潘三司府里这么多武功高强的护院,围得里三层外三层,是……是不是因为您心里害怕?”

潘有芳才走到桌案前要端起热茶来喝上一口,乍听他这句话,他倏尔回头,一双眼睛微眯,“我怕什么?”

他越发觉得这个人很不对劲。

平日里惯会以一张笑脸迎人,而此刻他脸颊的肌肉时而抽动,且脸上汗涔涔的,手中提着一盏不知哪里来的琉璃灯不放,那光影铺陈,照得他如同裹着人皮的提线傀儡,他嘴唇翕动,“怕你勾结吴岱,假传军令,害死牧神山三万靖安军的事大白于天下。”

此话一出,潘有芳手中的茶碗险些脱手,他脸色剧变。

正堂内一片死寂。

半晌,潘有芳抬起脸,阴郁之色击破他眼底的平静,“丁进,你可知道你在说些什么?”

他分明从未对这个人谈及十六年前的这一桩事,知道此事的人,到如今,不是失踪,就是死。

杜琮如是,窦英章如是。

那么丁进,又是从何处得知的?

吴岱之子吴继康偷换雀县举子倪青岚试卷的事,是杜琮帮着做的,此事潘有芳从一开始就知道,后来事情败露,夤夜司使韩清查到了杜琮的头上,他便命府里内知给杜琮带了话,让他自己了断。

谁知第二日,杜琮就失踪了。

张敬死前的那番话,让潘有芳心中怀疑,杜琮也许是落到了张敬的手里,但张敬死后,杜琮依旧没有露面。

难道真是杜琮?

“这话不是我想问的。”

丁进战战兢兢,“是有人让我问你。”

“谁?”

潘有芳冷眼看他,“丁进,你最好解释清楚你今晚的来意,无论是谁跟你说了什么,你都得掂量清楚自己的处境,人在哪里?我要你亲自将他带来。”

“他就在这里。”

丁进低声喃喃。

就在这里?

潘有芳立时环视四周,但这间房中,此刻除却他与丁进二人,哪里还有什么别的人?

他皱起眉,正欲说话,却见丁进浑身抖得更厉害,他像是被人扼住喉咙似的,根本不敢动,就那么僵直地坐着,瞪大了双眼,盯着自己的手。

潘有芳也随之看向他的手。

顷刻间,不知从何处来的一阵风吹熄了屋中的灯烛,唯有丁进手里那盏琉璃灯还亮着,那光亮照着丁进身后忽然浮现的雾气,忽浓忽淡。

这一刻,潘有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这极其诡秘的一幕。

雾气幽幽浮浮,凝聚成一道身影,凛风鼓动他宽大的衣袖,他一伸手,丁进便颤颤巍巍地递上那盏琉璃灯。

就是这一刹那,

雾气转淡,暖黄的灯影照见那样一张苍白的,骨相秀整的脸。

风雪拍窗,鬼哭狼嚎。

潘有芳披在身上的衣裳落地,他面上平静的神情在这一瞬间骤然皲裂,茶碗落地,“砰”的一声,四分五裂。

阴寒之气裹附着他的脊背,尖锐的冷意刺得他筋骨颤栗,他眼睁睁地看着那道如雾一般淡薄的身影走来,他立时想要后退,然而双膝发软,他踉跄几步,后仰倒地。

碎瓷片扎进他手掌,疼得他越发清醒。

这不是梦。

这居然……不是梦?!

潘有芳双眼大睁,他顾不得地上的碎瓷,双手撑在地上,仓皇地往后挪动。

徐鹤雪走到他的面前,琉璃灯的光亮照着潘有芳那样一张煞白的脸,他方才的气定神闲,乃至方才听见丁进那番话时,所有潜藏在眼底的杀意都被此刻的惊惧所击碎。

“潘有芳。”

这道声音冷得像浸过冰雪,刺得潘有芳耳膜生疼,他浑身一颤,整个心脏都好像被寒冰裹住,阴冷而窒息。

他忘不掉这张脸。

十九岁的少年,朱衣银甲,疆场策马,意气风发。

十数年前,潘有芳在居涵关不止一次与他饮过烈酒,论过诗文,将军虽年少,却兼具文人的温和谦逊,武将的杀伐果决。

“将军想做什么,如何做,我潘有芳都听您的,朝廷那边您也不必担心,我自有办法与他们周旋。”

某夜篝火的焰光炽盛,潘有芳手中端着酒碗,脸上也不知是被火烤的,还是酒意上头,红光满面,“咱们朝廷里头,若是能够少一些偏安守旧的家伙,若是都能拿出气性来,铁了心跟胡虏一较高下,这仗,何至于打得这么难呐……”

“那是他们还没有看透胡人的野心。”

少年将军一手撑在膝上,轻抬下颌,“我不管他们如何想,只要我还在边关一日,不夺回十三州,我绝不罢休。”

“还要多谢你。”

他端起来酒碗,碰了一下潘有芳的,笑了一声,“不论我要怎么打,你都从不插手,朝廷问起,却总是你在为我承担压力。”

“我与将军在此共事,心中又都只有一个目的,”潘有芳也跟着笑,“那就是将胡人赶回他们的草原上去,再不敢侵犯我大齐国土,为此,我心甘情愿。”

少年将军闻声,伸手拍了拍他的肩,“我绝不会让你受朝廷责难,我要打的每一仗,都必须赢。”

“只要我赢了,他们就是有无数张嘴,也不敢轻易指摘你。”

少年张扬恣肆,仰头饮尽一碗烈酒,随即站起身来。

“将军这是去哪儿?”

潘有芳望着他的背影。

少年没有回头,清冽的嗓音隐含一分笑意,“悬星身上太脏了,我去给它洗个澡。”

寒风呼号,树影婆娑。

院中巡夜的护院步履整齐,来来回回,滴答,滴答的声音令潘有芳回神,他看见面前的这个人,殷红的血浸湿了他原本洁白的衣襟,竹青的袖口濡湿,血珠滴落下来,就在他的面前,化为诡秘的莹尘,点滴飞浮。

内知就在门外,影子落在门窗上,潘有芳发现外面的人似乎并没有发觉正堂里的灯影灭了,甚至没有人听见他摔碎茶碗的声音。

丁进从椅子上滑下来,身体瘫软。

“牧神山一战,我试想过很多人,”徐鹤雪泛冷的目光落在他的脸上,十六年过去,这个人已经老了,“却唯独没有怀疑过你。”

“潘有芳,我信过你。”

未经十六年的岁月消磨,他死在那一年,如今这副容貌也与当年如出一辙,潘有芳胸膛剧烈起伏,他嘴唇颤动,却发现自己竟没有办法在这个人面前反驳一个字。

“将军……”

潘有芳喃喃,他一边往后躲,一边说,“是吴岱!是他轻信日黎亲王,是他给我设下圈套……”

阴寒之意陡然临近,潘有芳的声音在被那只骨节苍白的手攥住衣领的刹那戛然而止,他根本不敢对上那样一双眼睛,却觉得自己的身体无法自控,飞浮的莹尘便是束缚他的绳索,恐惧挤压着他的心脏,他几乎连呼吸也不能。

“给谭广闻的假军令,难道不是你让杜琮送去的?”

“……是。”

潘有芳喉咙发紧,附着在他身上的莹尘变得棱角尖锐,浸透衣料,狠狠地破他的血肉,这种尖锐而灼烧的疼痛,令潘有芳浑身颤抖得更加厉害,“可是那都是吴岱逼我的!是他用我亲族的性命为要挟,我以为,我以为时间上来得及,所以……”

“你亲族的命是命,”

徐鹤雪的手扣住他的脖颈,指骨用力,收紧,“我三万靖安军将士的命,就不是命,是吗?”

因为动用术法,衣袍底下不知多少伤口皲裂,原本干净崭新的衣袍又染上斑斑血迹,他俯下身,“那么多人,因为你而背负叛国重罪,他们死在牧神山,无人收殓,无人在乎,这一切,都是拜你所赐。”

“你怎么敢?”

怨戾之气几乎充盈徐鹤雪的胸腔,他周身的莹尘像发了疯似的钻入潘有芳的血肉,折磨得他惨声连连。

“他们之中,有人救过你的命,有人与你喝过酒,真心诚意的,叫过你一声‘潘大人’,我却问你,原来在你心中,为我大齐护佑国土的这些将士,都是不足为重的蝼蚁吗?”

他松开潘有芳的脖颈,站直身体,冷眼看着他在地上蜷缩,咳嗽,挣扎,看他被莹尘折磨得翻来覆去。

“如果不是吴岱害我!”

潘有芳浑身剧痛,他颤抖着声音,“如果不是他!我不会走到这一步!我不想害您,我也不想害靖安军!我真的不想……”

不知是疼的,还是这桩血淋淋的往事压得他喘不过气,他眼睑湿润,“将军……我真的不想。”

走上这条不归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路十六载,潘有芳杀了窦英章,弃掉杜琮,他走的每一步路,都如履薄冰。

他不信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因为他已经付出了代价,哪怕是忍着怨恨与恶心,与吴岱和平共处,哪怕是成为南康王父子的走狗,无论是谁,张敬或是孟云献,又或者是如董耀一般的那些年轻的,天真的人,只要当今君父在,他们就只能闭嘴。

可是,

潘有芳无论如何都没有料想过,有朝一日,他会遇见亡魂复归。

他亲手灌过哑药的将军,此刻就站在他的面前。

十六年来积攒的城府,心计根本不堪一击,潘有芳只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冷透了,“即便是在边关,我与将军,也还是谁都逃不过朝堂里的争斗。”

他的恐惧,他对于这位玉节将军的愧疚,剜心刺骨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